煎服,患者,太溪,曲池,脊柱

提問: 風濕性關節炎怎樣治療 問題補充: 我因打籃球膝蓋有點拉傷,不痛了之后一直覺得膝蓋很脹很不舒服的感覺,走路也不靈活。半年了都沒好。檢查說是外傷引發的風濕性關節炎。我用醫風濕性關節炎的膏藥貼了一段時間,有點效果,但治療速度很慢。我想問一下,大家認為這個說法正確嗎?這種病難治嗎我大概要多久才能好,要怎樣治療。2008-03-26 17:38 提高懸賞10分 2008-03-04 17:55 主要想知道下這種外傷引起的炎癥又有半年多了,大概要多久才能好,要注意些什么。 医师解答: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。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。臨床一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、重著、疼痛為特征。 1.木瓜治療風濕 [配 方] 木瓜1個。 [制用法] 水酒各半,煮令極爛,研成粥漿樣,用布攤敷患處,涼即更換。3至5次。 [功 效] 舒筋活絡,祛風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、關節痛。 2.四樹枝治療風濕痛 [配 方] 椿樹枝、柳樹枝、桑樹枝、楡樹枝各60克。 [制用法] 煎湯洗澡。 [功 效]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。 3.小茴香治療寒濕疼痛 [配 方] 食鹽1斤,小茴香120克。 [制用法] 共入鍋內炒熱,用布包熨痛處,涼了在換,往復數次。 [功 效] 祛風理氣,散寒止痛。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痛。 4.海燕湯補腎祛風濕 [配 方] 海燕2只。 [制用法] 將海燕洗凈,水煎取汁,每日3次,溫服。 [功 效] 補腎壯陽,祛風濕。治療腎虛夾有風濕所致的腰腿痛。 5.雞血藤治風濕性腰酸 [配 方] 雞血藤、伸筋草各9克。 [制用法] 水煎服。 [功 效] 用治風濕性腰酸。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、驗方有: 柳枝30~60g,水煎服。 老桑枝30~60g,黃柏10g,水煎服。 蒼術、黃柏各9g,忍冬藤30g,水煎服。 嫩桑枝30g、懷牛膝10g、漢防己10g、絲瓜絡30g,水煎服。 青風藤15g、防己10g,水煎服。 郗薟草30g、桑枝30g、嫩柳枝15g、嫩槐枝15g,水煎分3次服。 虎杖30g、白酒1匙,酒水同煎,1日1劑。 鮮忍冬藤、根、葉90g,水煎分3次服。 薜荔枝60g,用清水、甜酒各半同煎,去渣加紅糖30g,調服。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、驗方有: 雞血藤、海風藤、桂枝各9g,水煎服。 虎杖根、桑樹根各30g,大棗10枚,水煎服。 郗薟草、臭梧桐各15g,水煎服。 絡石藤、秦艽、伸筋草、路路通各12g,水煎服。 青風藤、秦艽、尋骨風、何首烏各12g,水煎服。 郗薟草90g,生白術、薏苡仁各60g,水煎服。 還有推拿法哦 :) 取穴;指掌關節取合谷、后溪、二間、中渚、勞宮、四縫;腕關節取曲池、天井、小海、手三里、等;肩關節取肩貞、天宗、肩井、臂;踝關節取昆侖、丘墟、懸鐘、解溪、商丘、太溪、申脈;膝關節取膝眼、陽陵泉、陰陵泉、委中、梁丘、豐隆、足三里;髖關節取環跳、秩邊、髀關、承扶;下頜關節取下關、合谷、翳風、頰車、內庭;脊柱關節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位。 操作手法 ①上肢:a.患者取仰臥或坐位,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,繼用滾法、揉法,沿指、腕、肘反復施術,在受累關節處作重點治療。b.捻指間關節;按掐四縫、勞宮;點陽溪、大陵、曲澤,拿合谷、曲池、肩井。c.屈伸、搖、搓、拔伸各受累關節。d.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法,使熱透入關節。 ②下肢:a.患者取臥位,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沿足太陽經施推、滾、揉、運諸法。b. 拿太溪、昆侖、委中;點承扶、環跳、秩邊;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手法,使熱透入關節。 ③下頜關節:凡下頜關節受累者可推下關,頰車;按太陽、翳風、外關;拿合谷、內庭。 以上推拿隔日1次,30次為1療程。療程間休息期內囑患者進行關節功能鍛煉。1月后再進行下1療程治療。 推拿法 病變在四肢者 ①取穴:以病變關節為治療重點。常取八邪、陽溪、陽池、陽谷、內關、外關、后溪、小海、天井、曲池、曲澤、肩貞、天宗、八風、商丘、解溪、丘墟、照海、昆侖、太溪、申脈、飛揚、承山、懸鐘、陰陵泉、陽陵泉、膝眼、鶴頂、血海、梁丘、秩邊、環跳、承扶。 ②操作手法:a.患者取坐姿,術者按常規用滾法在患肢手臂內、外側施治。從肩至腕部,上下往返3~4遍。b.接上勢,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,同時重點在肩、肘、腕部配合按、揉曲池、曲澤、手三里、合谷等穴。指間關節作捻法,然后在病變關節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為俞。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,并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而結束上肢治療。時間約10分鐘。c.患者仰臥,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上方,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、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,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。隨即在踝關節處以滾法治療,同時伸展內、外翻活動該關節。再循髖、膝關節、踝關節上下先按揉伏兔、梁丘、丘墟、八風等穴。時間約10分鐘。d.患者俯臥,術者以滾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側,并重點施術于髖、膝關節,然后再按揉環跳、秩邊、承扶、承山、委中、飛揚、懸鐘、太溪、申脈、昆侖等穴。時間約5分鐘。 病變在脊柱者 ①取穴: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。常取夾脊、大椎、大杼、風門、肺俞、心俞、膈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腎俞、命門、志室、腰陽關穴。 ②操作手法:a.患者俯臥,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,并配合后抬腿活動,時間約5分鐘。b.患者取坐姿,術者于后方用滾法、拿法交替施于頸項兩側及肩部,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臥活動,再拿肩井,時間約2分鐘。c.接上勢,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于上述穴位,先取夾脊,再取其余穴位,最后平推脊柱以熱為度,再按肩井結束治療。時間約10分鐘。 以上治療連續10天為1療程,每天治療1次,療程間休息3~6天左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gu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